機場驅鳥
機場用哪些方法驅鳥?驅鳥范圍有多大?看完真的覺得長見識了!
首先:起飛時撞鳥的也不少,電影《薩利機長》講述的就是起飛后雙發遭遇鳥擊停車的事件,其次,因為降落會進行更長時間的低空滑行,而起飛爬升過程則相對較快。同時,降落時襟翼放出的角度更大,相對橫截面更大,確實比起飛時鳥擊數量多。采取的驅鳥方式多種多樣,從原始的到新式的,從溫和的到暴力的。最普通的就是嚇鳥,包括稻草人、會發聲的假老鷹、彩色大眼睛、彩色風車、搖擺充氣人等,以上是視覺嚇鳥。還有聲音嚇鳥,比如鞭炮煙花、大音響、固定或隨車的喇叭、播放慘叫或猛禽的鳴叫、聲音炮等。比較暴力的做法有:粘鳥網---草長鶯飛的季節,每天都有好多掛在網上;殺蟲劑---一般是配合割草,清除周圍鳥類的食物來源,附帶也會讓不少鳥死亡;絕育劑---對于一些數量特別多,且并非完全有益的鳥類,采取投撒藥物絕育,不然鳥類繁育很快的,像麻雀這種。散彈槍---有時其他手段都被鳥類識破了或者習慣了,機場驅鳥人員用散彈槍去打上一批,能起到很好的效果;養鷹---馴養猛禽捕鳥驅鳥效果很好,不過需要特殊技能,同時還得保證它們主動避讓飛機。個人感覺安全性有待考證,即使訓練有素的動物,也不能保證每次都成功,要是它們撞到飛機,比小鳥危害大多了。
較為先進的辦法:激光恫嚇,小到手持式激光照射槍,大到范圍型光束槍,都能夠起到嚇走鳥類的目的;驅鳥劑,技能保護生態,又能有效驅趕鳥類,不過耗費多、時效短,鳥類延誤的氣味,下雨刮風容易失效;鳥雷達,可以探知鳥類活躍區域,采取定點驅鳥,及時性比較高,鳥越多對飛機威脅越大。缺點是對于少量的鳥類感知不明顯。
生態改造,比如種植鳥類及其喜歡吃的蟲類,不喜歡或者不宜棲息的草類樹木等。土壤改造、殺蟲、在更遠范圍建立鳥類棲息地吸引鳥類遷移等。以前總覺得這個工作不錯,沒事免費放煙花鞭炮、扛著獵槍、左牽黃右擎蒼、開著花哨的汽車閑逛,還能免費吃到不少野味。不過后來有了禽流感,估計敢吃野鳥的不多了。再后來看到粘鳥網上每天掛著不同的鳥,感覺對于有愛心的人而言,每天去粘鳥網取下各種鳥類尸體,其實也不算愉快的體驗。
關于驅鳥范圍,一般只限于機場圍欄范圍內,因為這個范圍飛機飛得低,鳥類活動更密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