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上廣是國內通達性最高的三座機場
飛常準創始人兼CEO鄭洪峰接受采訪時表示,針對千萬級機場的載客能力,“指數報告”通過計算機場每時刻執行率、機型、客座率三項指標,得出機場每時刻承運旅客量期望,直觀反映機場時刻載客能力。
在樞紐通達性指數方面,北上廣是國內通達性最高的三座機場,其中首都機場國內-國際通達性最高,浦東機場國際-國際及整體通達性最高。
首都機場航線收益能力最強
北京首都機場是國內載客能力最強機場,其總時刻載客及國內時刻載客均位列第一。虹橋機場由于國際及地區航線數量較少,且多為寬體機執飛,其國際及地區時刻載客遠超其他機場。
而航空公司在該機場運營的航線上的時刻價值方面,首都機場航線收益能力最強,整體票價指數高于其他機場。虹橋機場國內及國際票價指數均位列第一,但國際旅客量較少,整體票價指數低于首都機場。
至于千萬級機場的運行效率,西安機場運行效率及放行正常率最高,前十大機場除虹橋外,產投比指數均高于95%。
千萬級機場:三亞、??跈C場吞吐量領先
國內千萬級機場中,三亞、??跈C場協調發展指數突出,即代表與經濟人口同級別的地區城市相比,三亞、??诘臋C場吞吐量遙遙領先;北京、上海、昆明、西安、廈門、烏魯木齊、貴陽、蘭州、珠海機場發展水平也略領先于所在地區城市社會經濟水平;重慶、天津、寧波、石家莊、溫州、合肥等機場發展水平則滯后于社會經濟發展。
在競爭力指數最終得分上,對于37座國內千萬級以上機場,從得分分布觀察,絕大多數機場得分集中在5~6分,有18座機場得分為5分。機場競爭力指數平均分為6.12分,其中16座機場得分高于平均分,21座機場得分低于平均分。北上廣三座機場競爭力相對其他機場拉開明顯差距。
同時,以同樣的標準觀察港澳臺機場,香港機場和臺北桃園機場得分均超過了十分,澳門機場總得分也相當于國內前十的水平。由于港澳臺機場票證收入部分缺失,結果有一定偏差,但也可以看出,相對于港澳臺機場,國內千萬級機場可提高的地方還有很多。